會議指出,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為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要依法依規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相應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等科學精準的監管措施,使監管對誠信經營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

一要科學構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及時歸集企業登記注冊、備案、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信息,在此基礎上,按照一視同仁的要求,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信用風險進行分類。
二要運用分類結果提高監管效能,防止亂作為、任性執法。對低風險企業合理降低依法監管抽查比例和頻次,對高風險或有不良記錄的企業依法有針對性加大隨機抽查、現場檢查等力度。加強相關部門協作,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領域,實行重點監管、全鏈條監管。探索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科學有效監管,在嚴守安全底線前提下留出發展空間。
三要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通過大數據分析、重點指標監測等,及早發現企業異常情況和風險,適時對企業進行提醒,前移監管關口,化解風險隱患。
北京天航響應國家政策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市場監督總局關于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的實施意見》(國市字信發[2021]28號文)等基礎法規與制度,結合食品?業協會專家及我公司近幾年來食品監管用戶的意?和實際情況,設計了“食品企業經營風險與信用綜合評價大數據云平臺”。

市場監管部門根據食品企業風險等級,結合當地監管資源和監管水平,通過風險信用評價平臺為食品生產企業劃分食品安全風險等級,將食品安全風險等級作為制訂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和抽檢監測計劃的依據。

- 失信懲戒對象是指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失信行為的食品生產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責任人;
- 信用約束對象是指出現食品安全信用異常,但不足以構成嚴重失信,需要監管部門納入重點監管的食品生產企業;
- 預警關注對象是指存在食品安全信用失信風險,但尚未違法失信,需要予以重點關注的食品生產企業;
- 一般監管對象是指除失信懲戒對象、信用約束對象、預警關注對象以外的食品生產企業。

將日常監管、行政許可、抽查檢查、行政處罰、食品召回和業績信息等情況全部納入監管系統,以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為基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和食品安全信用分類,并將結果推送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近期已對全市743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信用分類和預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