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2022-08-12 08:59:44
在點外賣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常規操作的當下,城中村“外賣廚房”臟亂差問題何時監管到位?針對“外賣廚房”、有外賣服務的餐飲企業,又出臺了哪些監管措施?8月9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回應市民關切。
隨著餐飲外賣行業發展,一種不做堂食只提供網絡餐飲服務的餐飲店橫空出世,被稱為“外賣廚房”?;璋党睗竦闹谱鏖g內,除了不戴手套的配菜人員外,各種器具上也沾滿了厚厚的油污……一些“外賣廚房”為了節省房租成本,選擇“隱居”城中村內。羊城晚報記者去年對廣州石牌村、員村等城中村的“外賣廚房”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衛生情況令人觸目驚心。
針對城中村“外賣廚房”的臟亂差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如何監管?“對于城中村‘外賣廚房’,除通過外賣平臺進行登記、敦促互聯網平臺履行其主體責任去核實登記信息是否真實外,屬地市場監管所也會加強監督。”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丁力在現場連線時表示,“執法人員了解情況后已前往現場進行執法,責令相關‘外賣廚房’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停業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廣州比較出名的“外賣村”,石牌村大多數店里的衛生情況不容樂觀,甚至食材中有老鼠、蒼蠅和蟑螂等,市場監管部門如何對這類“外賣村”進行監管?對此,丁力表示,在日常監管中會對餐飲企業實現量化分級,對高風險的企業會增加監管,但由于外賣是新生事物,規模小變化大,有很多市場主體可能會變更經營地點,市場監管部門會針對相關情況加強監管。
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廣州不斷加大堂食監管力度,那么,對于“外賣廚房”、有外賣服務的餐飲企業,又出臺了哪些監管措施?丁力表示,目前廣州共有餐飲企業15.5萬家。在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平臺登記的外賣企業有7萬多家。在保障餐飲企業安全方面,一是通過日常的監督檢查來監管其衛生條件;二是對有堂食的餐飲企業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即在其制作場所安裝攝像頭,通過互聯網的形式,讓市場監管人員、消費者對其加工現場進行監督,加大對外賣餐廳的監管力度。“目前全市已有9000多家的學校和幼兒園飯堂實現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因為廣州外賣餐廳較多,還處在分期分批推廣過程中。”
如何加大對外賣行業“互聯網+明廚亮灶”的監管?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紹龍表示,外賣場所數量龐大,全部要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有外賣業務的餐廳開展監管更加迫切。據黃紹龍介紹,目前正在推動這一工作。一方面通過大數據的篩查,今年一季度篩查出1500多家數據異常的情況,這1500多家全部交由各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去現場核實是否有問題。另一方面,加強日常監管,即“日常監管+陽光執法”。“我們正在開展茶餐廳的陽光執法活動。執法現場會帶著記者、媒體代表和公眾代表,一起選擇一家餐廳去檢查,并把檢查過程進行網絡直播。今年上半年,全省開展了200多次陽光執法活動。”此外,壓實平臺責任。網絡點餐都是要上平臺的,讓平臺真正地履行它的監管責任、協助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監管。